今天,清明拜祭高峰再度來臨。據不完全統計,本周雙休日,全市各拜祭場所共接待市民120萬人次。
記者在廣州市火葬場看到,有拜祭者手捧先人的骨灰,走出廣州市火葬場,跨過天橋,到對面的銀河公墓,與安放在公墓里的先人骨灰合拜。骨灰被搬來搬去,是不是難為先人了?為何不能讓家族成員在死后團聚?就此,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,如果需求大的話,可考慮在明年落成的新骨灰樓里開辟家族骨灰柜,設置家庭式骨灰擺放。
有望開辟家族骨灰柜
昨日上午7時半,下著細雨,在廣州火葬場外的天橋上,半小時內便有20位市民手捧骨灰經過。有市民拿紙皮袋裝著骨灰盒;有市民不顧雨淋,給先人骨灰盒撐傘;有市民拿布袋擋著骨灰盒。
“下雨天還要捧著先人的骨灰東走西奔,有點難為先人了。”市民張先生的爺爺的骨灰安放在廣州市火葬場,而爸爸生前是公務員所以安葬在銀河公墓。昨天,張先生將爺爺的骨灰捧到銀河公墓,和爸爸的骨灰放在一塊拜祭。
對于有市民建議家庭合葬,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暫時沒有考慮。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則呼吁市民,將親屬牌位進行合祭,避免捧灰出行的麻煩。另外,他表示,如果需求大的話,可考慮在明年落成的新骨灰樓里開辟家族骨灰柜,設置家庭式骨灰擺放。
據悉,今年清明節的“大忙”期過后,火葬場的新骨灰樓A棟即將開建,預計明年年中投入使用。屆時,廣州市火葬場內14.8萬個骨灰盒將集中存放在新大樓內,場內多棟破舊的骨灰樓即將進行拆除,騰出的空間將計劃用于綠化及園林用地,改善將來市民的拜祭環境。
僅五分之一夫妻合葬
另據了解,從去年開始,銀河園開始實施夫妻合葬殯葬方式,但市民的反應并不熱烈。不少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搖頭表示不知道夫妻合葬這一業務。
據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,去年新修訂《廣州市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》,夫妻骨灰不再“分居”。據當時統計,夫妻骨灰大概有5000對,但一年下來,才辦理了1000對。今年清明期間,截至4月10日,銀河革命公墓管理處共受理100多宗夫妻合放業務。
|